【学霸经验】高考606分,清华学姐超详细实用的方法分享!
时间: 2025-02-21 12:52来源: 上海新王牌培优
学霸,并非只是成绩的代名词,更是对一种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赞誉。
凡会学习者,学习得法,则事半功倍;凡不得法者,则事倍功半。新王牌学霸分享系列,带你汲取经验,开启“上岸”之旅。
今天,是来自于一位清华学姐的分享——
清华大学 探微书院——朱学姐
化学生物学和化工双学位(理科+工科)
高考606分,全校第二,上海市排名272
语文122、数学138、英语136
化学A+、地理A+、生物A+
高中就读于行知中学
中考数学、物理满分
总分排名全校第一
我记得我当时有一场考试语文是100分(满分是150分),然后高考的时候是122分,中间大概就隔了一个多月吧,我就提升了20多分。
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分值是怎么分配的,知道试卷的结构是什么,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。
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分值分析
综合运用(10分):是要牢牢把握住的。
第一篇现代文(16分左右):一般是社科文,它是以说明性或是论述性的语言为主的。
第二篇现代文(17分左右):可能是散文,也可能是记叙文。
古诗词鉴赏(7分):要么拿六分,要么就拿七分。
第一篇文言文(18分):我当时在行知提高班的语文老师说,作为提高班的学生,18分基本上有16分是可以拿的。
第二篇文言文(12分):会有一点难度,主要难在理解,你文章可能看不懂,但只要你看懂了12分里拿个10分、11分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作文(70分):上海的特色就是作文非常有思辨性。基本上只要写的中规中矩,作文五十多分是有的。
对于成绩比较不错的同学来说,前面稍微控制一下,120分是可以拿到的一个分数。
如何把握基础题分数?
这部分是绝对要拿下的,如果有扣分就太可惜了。
综合运用的选择题
比如说《红楼梦》《乡土中国》,或者是谦词、敬词等等。这部分老师一般都会做专题训练,会告诉你谦词有哪些、敬词有哪些、《红楼梦》《乡土中国》可以考哪些题等。高考它是一个面向全体考生的,是有一定的权威性的,所以它不会出那种特别离谱的题目,这部分的分数一定要把握住。
古诗词、文言文中的基础选择题
比如说古诗词当中,会问你词牌名是什么、它的题目是什么、作者字什么等等,这些文学常识都应该要会。
文言文中的基础选择题,一般是第一篇文言文中问你字的解释,你把它背下来,这个分数是绝对要拿满的。或者是断句,在你理解了文章后,这个分也是要把握住的。
社科文的思路分析
会问你文章整体的论证思路是什么?这也完全是送分题,只要你多看几遍以往的题目,就能知道它该怎么回答。首先……、然后……、其次……、最后……,然后再做一个总结,基本上分数就能拿到了。
第二篇现代文中的常见题型
比如它的人称,第一人称、第二人称、第三人称;它的叙述视角;或者是它的描写很有特色,让你分析一下;或者是他的人物形象;或者是他的主题、主旨,这些都是常规的题目,也是一定要把握住的。
第一篇文言文
第一篇文言文一般是人物传记,只要你多看几遍就能把握的,一定是要把分全部拿下。
第二篇文言文中的常见题型
它的题和第一篇现代文(社科文)差不多,只是比较难理解整篇文章,所以你才会觉得它很难。
只要多写几篇、多看几篇,写文章的思路是正确的,你就可以拿到五十多分。因为老师也不会去为难你,故意给你一个低分。
记忆
默写、文学常识就靠记忆、靠背。
整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
遇到社科文的思路分析,应该怎么去做这道题?遇到现代文中的描写,应该怎样去分析?文章的主旨,怎样分析?有哪些常见的主旨,比如环境保护、乡土情怀;关于根的,我要归乡;或者是关于传统技艺、非遗文化,怎样去保护等等,这些都可以去背和积累的。
文言文的训练——全文翻译,获得语感
看一篇文章,把全文都翻译下来。不要觉得这个没有用,多看几篇,逐字去翻译,这既可以帮你提高第一篇文言文的翻译词或字,又可以帮助你去理解文章,对你两篇文言文都是很有帮助的。建议大家多去全文翻译获得语感。
动手写作文,整理思路、中心论点
有些老师特别喜欢让大家去背名人名言、积累事件,无疑这很重要,但这是锦上添花,如果连论点是什么都不知道,那你整个文章都没有框架,你没有骨头,怎么去填你的血肉呢?你的例子和名言是血肉,你先要有骨架,要先知道你整个文章的思路是什么,每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,然后再去锦上添花,往你的骨架里去塞丰满的血肉。
如何把握提高题分数?
从量变到质变,学会举一反三、把握本质
我记得当时有一道题目让我印象很深刻,是说这段描写很有镜头感,请分析一下,应该是《长安的荔枝》的节选。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题型,但是它考你的是描写,描写得有镜头感,那什么样是镜头感?你感觉它由远到近,或者是有很多的角度,那你就可以去举一反三,因为题目是建立在考你描写的基础上,再去考你镜头感。
所以我个人觉得应该首先要把握好这些基础分数,当你再有一些个人素养、经验之后,也完全可以把握住一些提高的分数。
作文的提高分数不是靠你多写几篇作文就可以有的,我们都说上海的作文思辨性很强,完全是看你个人思考的深度如何。同样一个题目,你能想到多少点、多少面,这其实是你看问题的角度。它并不是你多看作文、多刷作文就可以的,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体现。
上海的作文考得很有水平、很有深度。它会考你怎么去认识世界、如何看待这个世界。这也很难说怎么有一个特别大的提高,主要就是在于平时多积累,从量变到质变,学会举一反三,把握本质。
我个人会去读蒋勋的书。我觉得对我们高考的应试还是很有帮助的,《蒋勋讲唐诗》《蒋勋讲宋词》《蒋勋讲红楼梦》它是一个系列,如果红楼梦看不下去的话,也可以去看这本书。
我觉得《蒋勋讲唐诗》《蒋勋讲宋词》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。首先是它提高了我的诗词鉴赏的分,让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。然后就是它的语言非常好,里面的很多文字可以帮助我去看现代文二,因为有很多分析的思路或者描写的思路。感觉蒋勋他就是浑然天成的文学家,他的文字优美得毫不费力,就这么流畅的写下了,你看着觉得它毫不费力,但你自己去写,我觉得还是很难的。
我的小三门选的是化学、生物、地理,每一门都是A+。我给这三门得一个分类,是偏文科类的理科,所以我把它们放在一起,它们是有一样的学习套路、学习模板和学习方法的。
课内知识牢牢把握
会每一个知识点以及衍生内容、能够把每一章的内部逻辑搞清楚、能够把所有章的顺序逻辑搞清楚,能够将章节之间相互联系。
我们会说化学、生物、地理那个教科书,只要你背下来,基本上所有的卷子都可以在书上找到答案,或是找到踪迹。当你学完以后,重新把书拿出来,合上,不看书,就能够自己去把它大致的梳理一遍,知道第一大章是哪个章节,它下面哪个小章是什么,每个小章讲了什么样的内容。你只要做到了这样的程度,你离A和A+就不远了。
有的同学觉得要去钻研那种比较奇怪或者难的题目。就拿100分的卷子来说,不要因为那五六分,而失去了九十多分,是非常得不偿失的,一定要先把课内的知识牢牢把握住。化学、生物、地理又恰恰是非常成体系的,它每个章节之间有自己的逻辑链,就算可能有几章没有太大的联系,比如化学的无机化学、有机化学,因为无机和有机本来就是两个比较独立的板块,但无机之间、有机之间,他们会有很明确的他们自己内部的联系。
整理错题
考的是什么知识点,我有哪些知识点不熟悉。
你不仅要把基础知识背下来,还要知道你怎样去把它运用到你的题目当中。不管是选择、填空还是简答,你如果做了一道题,却不知道它考你的是什么,那就要把它拎出来,再去书上寻找这个知识点,重新再整理一下。要在做题中去学习,通过做题去查缺补漏,这是很惯用的一种把握好不熟悉的知识点的做法。
整理常见文字叙述题
答题逻辑、考的知识点
一般化学、生物、地理都有文字叙述题,它都是非常有答题套路的。任何的文字叙述题它都会有一二三,因为在它设置得分点的时候,就是你答到了哪个点给你一分,答到了哪个点给你两分。
举个例子,化学里面问你什么和什么相比,哪个原子半径它更大或者是更小,说明一下原因。你就可以先说哪个更大或者哪个更小,然后去说它的电子的排列,是第几族的,它竖着在第几列,横着在第几行,电子更多还是更少,它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是怎么样的,你要知道从这几个角度去回答它。
一张卷子100分,它绝对有5到6分是比较难的。比如说化学它会考你化学平衡,生物它可能会考你一些基因工程难的知识点。因为地理比较偏文科,所以它很广泛,各种各样的地方都可以给你出一个偏的、怪的、难的。像这些很有可能你就是不会,遇到了你也完全不知道。像很多化学平衡的题目我可能上了大学以后,再回想我高中做的化学平衡的题目,我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做的。有时候数学也是,因为我是学理工科,所以我会去学微积分或者线性代数。我学了那些以后,再回过头想我高中的那些压轴题时,我才知道原来要用到这些思路。那这个分数绝对不是给我们这些比较普通的学生的分数。像这种分数你就可以不要。不要因为那些没见过、不会、不知道的分数,失了很难的2分、4分就心态不好了。把握我们可以把握住的剩下的其他所有的分数,完全是可以拿到A和A+的。
对学弟学妹的建议
如何做笔记
把书读厚再读薄
我个人在做笔记方面是很有讲究的,有一个一个的本子分类。
首先要做一个预习的笔记,预习是很重要的。打个比方,你去参加高考可能要达到100分,那你预习的话基本上就是二三十分的水平。预习一定要全面,把书先读厚。
你在学习的时候,老师会告诉你哪些是重要的地方,或者是出一点题目,这个时候你就要去对笔记做一些补充。因为你预习可能是看网课,或是补课,只是对知识初步的学习。你需要去看哪些知识点是预习的时候没有看到过的,哪些是重点,要去把它标出来。这个时候你就要有一些分类,你要知道哪些是要重视的,哪些它没有那么重要。
学习完后要去做题,然后再回过来总结。我有的时候预习会写很多很多,然后在总结的时候会发现这个章节就那些知识点,比如说解析几何。然后我就会觉得一页就可以整理出来了,也不用写公式,脑子里自然而然就有了。
如何利用试卷更好的拿分
把每一个试卷当做自测
我特别喜欢用完整的时间去做一套完整的卷子,限时训练。时间真的很重要,有时候如果来不及了,还剩15分钟,我就已经开始着急了。但其实15分钟是很久的,可以写很多的东西,可以挽救很多题目。但如果你心态不好,那15分钟就容易被浪费掉,你会觉得只剩15分钟了,怎么办?所以限时训练既是你做了题,又是一种心态的锻炼。
做完题,一定要再去批改试卷!做完了如果不批,你根本就不知道是对还是错。下次如果再看到这个题,就只会记得之前写的那个答案,但你仍然不知道对错,所以一定要去批改试卷。
改完试卷,再把那个错题找出来。由这道题去把薄弱点抓出来,做一个错题总结,如果它是一个小知识点,就把小知识点给写上去,如果它是一个有答题思路的题,那就把它的答题思路整理在后面。不要只看那一道题,你要从特殊到一般,它其实也是演绎和归纳。把每一个试卷当做一个自测和一个查缺补漏。
如何纠错&如何使用错题本?
牢牢记住每一个错题
详细过程+总结梳理
首先你要有一个详细的过程,要把这道题做会,然后再去举一反三。关于这道题它考了哪些东西,告诉我怎样的答题思路,你都要把它整理出来,牢牢把握住每一个错题。
高考基本上不会出现哪道大题是我之前看到过的这种情况,但是模考的时候,你可能会遇到类似题目。
虽然高考是我们唯一一次正式战役,但平常的考试也很重要。因为他给你了一些入场券,比如清华北大的夏令营或者是竞赛的名额。那你还没有高考,他看的就是你平时成绩,你的校测,或是一模考成绩、统考成绩。这个确实有点残酷,但我们不得不去把握住,因为机会就这么多。
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考试?
不要囿于平时考试的成绩
平时考试——查缺补漏
最终高考——唯一战斗
平时的考试,虽说它是一个入场券,是个机会,但最后看的还是高考成绩。我当时在高中的时候,有些同学平时的考试或是模考成绩还不错,但到了高考成绩就不是很理想,差距很大。所以平时的考试分数高了或者低了,都不代表你最后高考成绩会怎么样。它唯一的用处就是给你获得一些入场券和查缺补漏。
有的时候考低了,你还会觉得庆幸,我现在错了,总比高考错了好,对吧!这个心态我觉得是很重要的。
有一些同学就为了作业做的比较好,有面子。有一些同学数学压轴题就特别喜欢讨论,谁做出来了就特别厉害,就觉得同学都很看好我,但这个其实是没有用的。所以说平常遇到不会的题目,大胆承认,然后去面对这个不会。你现在不会、错了的题目,只要你高考能不错的话,那就是赚到了。所以一定不要囿于平时的考试成绩。
关于使用手机
我基本上是每天都会把我的手机带到学校的,但我带手机是什么用途呢?是用作业帮去搜题。因为很多的题目,它的答案就只有一个答案,没有过程。比如说一个填空题或者一个选择题,它就一个B或者是一个数字,那我根本就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。如果很难的题目,同学之间问一问都不会,那我就会用作业帮去搜题,然后去看它的过程。我觉得这个其实还是很重要的,因为如果同学也不会,如果你的问题有很多很多的话,老师可能也没有很多的时间去逐个解答你的问题。
我当时高一的时候住宿了一年,我带手机的话就会提前去看一些课。我当时就看了一些解析几何的课,自己提前去预习。对我来说帮助还是很大的,特别是经历了疫情,居家学习以后,线上的学习平台其实是越来越多的。像英语,你也可以在手机上背单词。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手机只要是合理利用的话,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具。
今日福利来啦
《高中化学知识宝典》
200页重要知识点提炼
涵盖必修、选修
(篇幅受限,部分展示)
需要的同学可以微信扫码添加
回复 高中化学 领取
(在读学员可以直接找校区老师领取)


新王牌培优
将在04月06日 09:30 直播
上海16区高中怎么选?

新王牌培优
将在04月06日 13:30 直播
全国优质大学怎么选?

新王牌培优
将在04月12日 13:30 直播
25届小升初择校对比
